周日中午,又是每月一次的美食聚會,上週五收到一封信,介紹「青田七六」
上網查了一下,我很喜歡的環境,剛好聚餐就在永康街,於是就先過來看看
早上9點多的青田街七巷
短短100公尺的巷弄,大樹圍出來的綠色隧道,台北市區ㄝ...... 好奢侈的景象
七巷口的這一戶庭院是開放式的,裝修的比較現代,有個小鞦韆......很舒適
隔壁這家的屋頂造型,也很有味道
台北市定古蹟「青田七六」,位於青田街七巷六號,取得真好
這是保釣運動者、臺大地質系前主任馬廷英位於北市青田街七巷六號的日式故居
曾經荒煙蔓草、白蟻蛀蝕,經過一年的整理重新開張,成為展覽空間,名為“青田七六”
“青田七六”擺了餐桌椅兼賣日式餐飲,綠意盎然的庭院也多了巨木裝置、礦石藝術墻。
接室(客廳)、書房、座敷(起居空間)依舊,擺設馬廷英的地球儀、手稿、收藏畫、書法、公文包及
圖章,由導覽員解說。為了維護檜木地板,入內須穿襪子。
(以上網路資料)
這裡週一/五 有導覽解說可事先預約,假日除了用餐,室內不能進入的,院子則開放參觀
進到院子,左側一顆大樹橫躺著,這是別的地方砍伐下來的,移到此處放置
(樹上的牌子有說明,詳細的資料我忘了)
大門牆上的祈福籤
建築外表完全呈現當時的景象,真的很有歷史了
小時候常去基隆大阿姨家過暑假,姨丈當時在公家機關做事,配發的宿舍就是日式的
所以我也住過兩間純日式的住宅,還記得那地板走起路來會唧唧叫
表哥、表姐們都不高,不知道是不是跟住日式房子有關,因為屋頂很低
記得後來我們長高了,在裡面走動都要小心門檻,以免頭去撞到呢!
院子一隅
木頭窗框
後院一隅
後院闢了一區戶外座及廚房,看起來就現代一點
主體之外又搭出來的區域
看網友的評語,這裡的餐點不是調味包的,品質還可以
來用餐最好先訂位,這早我們已經吃過了,本來想說喝杯咖啡好了
結果院子是開放的,所以在外面拍拍就好,沒消費因此就沒進入室內
來用餐要注意,要穿襪子或帶襪子過來,為了保護地板是不能打赤腳的
拍著拍著.....手腳開始癢起來了,老公說他也很癢
有看不到的蟲咬我們,好癢啊~~~
這袋甜椒不知道為什麼掛在門把上曬太陽,做錯事了嗎??
這面牆是為了紀念地質學家馬廷英先生所設的
實在癢到不行了,我們逃了出來.......
繼續在巷子裡散步,巷尾的這戶人家感覺也不錯
連圍牆都有味道,原來在台北市區,在這小小的巷弄裡,竟然有這麼安靜的地方
住在這裡真是福氣啊!!
這一天本來是自己要來逛逛的,沒想到有人佛心來著,載我來還陪著我拍照
離午餐約會還早,買了春一枝冰棒,坐在永康公園休息一下,真的有夠熱ㄜ~~